评论员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员文章

    谁来维护21世纪的网络诚信平台
    * 发表时间 : 2018-12-02 11:17:46 * 资讯来源/ * 作者/ * 浏览 :


    谁来维护21世纪的网络诚信平台

    作者/冯鹤

        互联网自进入我国伊始,上网便已经不再是青年人的专利,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目前我国内地网民总人数达2.21亿之多。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仔细加以判断,有积极的方面值得我们肯定和继续传承;也有消极的影响,需要规避和警惕。2.21亿人的内地网民数量足以从6个中国人中选出1个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网民,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的巨大影响力早已通过无形的虚拟世界,将其触角渗透到政治层面,更进一步变革着领导者的思维和理念。

    呼唤政府网站“革面” 

       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式传播至全国,网民们义愤填膺的呐喊直接冲击了当时的收容遣送制度,拉开了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政见的序幕。

     

       近年来,重庆“钉子户”、山西“黑砖窑”、郑筱萸被判死刑等一系列同制度、法律、政治息息相关的事件都调动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热情。

     

        2008年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中国网民倍受鼓舞,有网民甚至称,“今天应该是网民的节日。”这一标志性事件,引起全世界对中国互联网的空前关注。不少外国媒体不仅对这一事件感到意外,也对中国网民已达2.21亿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上网人群感到吃惊。有媒体对此的评论是,“互联网中国”在全球得到一次罕有的传播,信息时代的中国执政风格更加开放和自信,更有媒体则形象地将此事件比喻成胡锦涛总书记开通了“网络民意直通车”。

     

        事实上,这一标志性事件在中国的发生一点也不突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在网络时代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在每次全国“两会”中外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都会主动表示对于网民提问的关注与感谢。在2006年记者会上他就曾更加明确的表态,“中国政府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

     

        在近期中国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互联网所发挥出的包括救援进展等第一时间信息播报、寻亲及物资等海量信息集纳、汇集抗灾救灾建言、捐款捐物监督和救灾款物使用监督等功能,传统媒体难以取代。而在抗震救灾由救人、临时安置受灾群众转入灾后恢复重建、举世关注的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的良性互动,意味深长。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即时性好、容易组织、交流范围广等特点。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其价值和重要性正逐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人所感知。自去年以来,已先后有广东、江西省委书记和其他一些各级领导,采用在线形式和网友进行互动、交流。而此次最高领导人的“在线”互动,其意义更为深远和重大。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用具体行动对互联网价值的肯定。

     

       网络虽为网友参政议政提供平等、互动的平台,为舆论监督创造了新的阵线。但再仔细审视一下,网民发表意见的载体多数是门户性的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透过政府网发表热情评论的少之又少。

     

       有媒体报道并批评了一些政府网站“打瞌睡”现象,前段时间某省政府网站多数栏目都虚设,点开“招商引资”项目完全看不到任何信息;一些政府也对不注意网民意见的部门和单位采取了行动,有网友评论:“看贴不回”表面看是一个网络交流互动的问题,但体现在政府网站上,反应的更是一种懒政的行为,一种淡漠民情的行为,是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新的反应。

     

       互联网这项新事物从产生到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也许需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与传统的政治工具而言,它还显得很稚嫩。尽管先天的优势使它从多种传播工具中脱颖而出,公众来到这里参政议政、指点江山、谈是论非,进行没有距离的交流。从高层到基层越来越多的官员也在这里听取民意,了解民情,甚至寻求群策群力的帮助。观念上对互联网政治的包容本身就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如果我们采取的是封堵网络言论,淡漠民情的方式来阻碍互联网政治发展的做法,就不会今天网民会对时政如此关注,领导干部也不会有紧跟时代的思维和全球化的视野,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

     

       据了解,一些地方对政府网站的投入并不低,后期的运营成本也不少。政府网站要想成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在重视网友声音外,更要加强应用,做好网站的各项配套措施,尤其要从技术上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近期几起政府网站被“黑”的事件更加凸现了一些网站在技术方面的薄弱,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者观念上的重视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我们的政府网站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成为腐败“曝光台

     

      网络反腐是从我们脑海中所熟知的纪检、监察、审计等体制内监督秩序之外生长出的一支新生力量,自面世以来,对腐败等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不仅发起了致命性攻击,且同时也显示出了其潜在的超能量及不可一世的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反腐”这个新名词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当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一些腐败分子依然逍遥法外,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举报者将腐败现象投书民间反腐网站,容易获得广大网民的同情和支持,甚至吸引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从而形成推动问题解决的力量,这种社会群体的心理特点是“网络反腐”网站应运而生的重要土壤。

     

      在互联网上输入“舆论监督”、“民间监督”、“反腐”等关键词,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反腐类网站。这些网站把举报人手中的证据、资料等一一呈现,直接推动了一批腐败案件的查处。其中引起轰动的一个案例是时任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的李信向举报人下跪的照片在网上贴出,而后大批媒体跟进报道,李信最终受到法律制裁。无独有偶,重庆市万州区组织部副部长兼区人事局局长贾在云上任仅半个多月,就被万州区纪委“双规”。区纪委干部透露,案件的破获线索来源于“万州反腐倡廉卫士”网站。

     

      有了这些例证之后,网民们更加意识到“网络反腐”及网上”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李信下跪事件”和“万州贾在云被倡廉卫士拿下”的终结并不代表和意味着所有的举报都划上了句号。过去,反映民意的途径,主要依靠传统媒体、政府机构等,传递过程难免有所折扣。网络出现后,凭借其时效性和自由度等优势,为民意的表达开辟了新的通道,尽管网络媒体有诸多局限。譬如网络上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偏激性、群体盲从性,它所代表的民意的程度也有限。但是,网络传播的相对自由、快捷,使得这些情绪性、偏激性的言论不断涌现,构建了一处强大的舆论环境,引起了全社会对“李信下跪事件”的关注。不过,这种关注程度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传统媒介,推动传统媒体介入该事件的报道中,对事件相关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与剖析,使得整个事情的全貌得以更准确、更详细地向社会敞开。更重要的是,借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让更多的“网声”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反腐”网站主导议题设置创造了条件,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老百姓参与,为民众参与创造一切可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结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道理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很好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高度关注的是互联网对大众话题的议题设置功能日益强化。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冲击着传统媒体设置公众话题的效果。网民可以自我设置话题,网站可以掌握话题设置的主动权,这或许是“网络反腐”网站频频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网络反腐”是把双刃剑

     

     “网络反腐”网站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赞成者认为,社会存在有其合理性,其正面作用有:网络信息快捷,既方便群众举报,又能为有关部门提供办案线索;举报材料公开透明,能保证舆论监督在阳光下进行;有利于形成全民反腐、全民参与的大格局;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作用较大……

     

      反对者认为——“网络反腐”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其合法性受到质疑,一旦发生纠纷也难以处理。互联网较难监督与管理,容易造成信息失实,甚至为某些人打击、陷害、报复提供便利……

     

      也有纪检部门的相关官员称——“网络反腐”是一个新渠道,之所以有老百姓要通过这个渠道解决问题,很可能是走正常渠道解决不了。当前对“网络反腐”网站的合法性还存在争议,同时也不排除这个新渠道被人利用来借题发挥,所以希望类似这样的网站要提高自律意识,莫成为社会的负重。

     

      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网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中,有一种表现社会正义感的心理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持刀歹徒表现这种社会正义感时,往往会冒一定风险;而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则更容易淋漓尽致地表现这种正义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网民那么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但是如果这种正义感超出适当的范围,就容易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群体暴力行为。虚拟社会的民间力量容易失去理性,有时候就会对社会构成伤害。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网络反腐”与民间打假、民间反扒一样,是惩治邪恶的利剑,但它的存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不当,国家、社会、个人就会受其害。民间“网络反腐”力量过分介入打击犯罪这类专属于公权力的事务,也许容易引起社会的无序与混乱。

     

      而从事司法行政的有关人士则认为,对“网络反腐”力量要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要捧上天,也不要打倒在地。应该对民间“网络反腐”力量予以正面肯定,因为这是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假如有人利用这种新形式来诬告、抹黑,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后确认,完全可以还被诬告者以清白。对待这样的群众监督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今后如果我们大力增加反腐的力度和透明度,加强有关体制建设,这类“网络反腐”现象必然就会减少。

     

      中国自古至今,反腐败从来就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作为官方资源,直接反腐败的是各级纪检和检察机关,他们无疑都为中国的反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成绩背后,也存在着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进一步整合官方反腐资源的同时,“网络反腐”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也应予以重视。民间资源与官方资源在反腐领域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应成为深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以载道,舆论兴邦。在互联网使中国的民意生产力空前提高、高层对网络民意空前重视、最高领导人上网“微服私访”的网络时代,谁来维护21世纪的网络诚信平台成为当前中国网民亟待理顺思路的一个问题,杜绝“网络反腐”中蓄意捏造事实、进行人身攻击、实施打击报复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发兴亡之言不叉腰谩骂,写载道之文不偏激狭隘,做理性自觉,负责任、建设性的大国网民。果如此,则中国执政党和网民、政府和网民的良性互动、网络诚信、监督平台的建立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民主政治,定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此文原载于2009年10月31日《中国反腐网》http://www.zgff.org“领导言论”栏目和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11月1日最新出版的创刊号《廉政与法制》杂志